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

兩鍋雞湯



前一陣子立冬,台灣人習俗要吃補,那天老爸抓了一帖補藥,買了一隻全雞,傍晚就在廚房燉了起來。模糊印象中,廚房是媽媽的天下,老爸鮮少進廚房,偶爾興致到來,想露一手的時候,卻似乎弄的還挺不錯。

其實我與父親的關係並不是緊密親近的。我們沒有好友杰森與杰爸那種相依為命的革命情感,甚至在我的成長過程中,由於父母常常口角,而我也總是比較偏向媽媽這邊的。到了大學反叛時期,在我心中甚或與父親是有些敵對的狀態存在的。

母親走的那一年,我的憤怒到達了頂點,從葬禮儀式到墓地選擇,每件事情都要與他爭吵作對。心中的洶湧情緒,好似隨時都會引爆。而翅膀應該夠硬,足以擔當一家之主的念頭,始終盤旋在我心頭。那一年我廿六歲,正值青春年華,血氣方剛,誰都擋不住我。

轉眼十年已過,而我也在幾年前結婚,回到老家與父親同住。這幾年的相處,再加上自己為人父之後,讓我對我的父親,有時又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,總會在適當時機,突然從腦袋裡蹦了出來。

就從立冬的那鍋雞湯講起,我事後開始意會到「燉雞湯」這件事,似乎是老爸想要營造一個「家庭」的感覺,又或許是想要交接「傳統習俗」這件事情的棒子。天生反骨的我,說不喝就不喝,即使自己都當爸了,脾氣還是一樣拗。而老爸竟當我面舀著熱湯,邊喝邊對著我喊:「喔!就香ㄟ!厚!那ㄟ醬你好喝!」即使我連正眼都不瞧那鍋黑黑的湯一下。

我不知道我對父親的立意揣測是否正確?但隨後馬上從兒子身上得到印證。當阿卡不吃青菜、不吃沒嚐過的新食物的時候,我也會不假思索的先吃一口,然後對著他誇張的說:「喔!好好吃喔!」試圖引起他的興趣。將近七十歲的父親眼中那個卅五歲的兒子,與卅五歲的父親眼中那個快兩歲的兒子,其實是一樣的,我想。

前天晚上飯後,老爸又進廚房,燉了一鍋雞湯,這次加的是對筋骨有幫助的藥材。對照我上個月扭傷的腳踝與脊椎久坐欠運動所造成的下背痛,我猜又是這鍋湯出現的原因。說不吃就不吃,遺傳來的硬漢個性就是這樣。但硬頸精神應該是其來有自的,老爸也回我一句:「雞湯本來就是我自己要吃來顧筋骨的,順便跟你說一聲,愛吃不吃隨你。」

到了昨天晚飯桌上,老爸有意無意的秀出一張皺皺的藥單(寫滿中藥名那種)給我看,輕描淡寫的說:「這些都是很好的藥材喔!對筋骨很有幫助的!」我反問:「那你喝了覺得筋骨有比較勇嗎?」他說漏嘴回答:「人家介紹的,這才第一次燉我怎麼知道?」

見鬼了!阿不是說都是你在喝的?幾十年來除了過年除夕,也沒見你平日要求燉補過! 吃完飯後又丟來一句:「你如果不喜歡吃肉,喝湯也可以!真的對筋骨很好的!」

晚間十點多,老婆問我真的不去喝湯?我悄悄的走到廚房,打開那鍋前晚就燉好,放在大同電鍋內保溫了近30小時的雞湯,整鍋滿滿的,根本沒吃過的樣子。當下我很努力的在廚房喝了兩大碗湯,並啃了好幾塊雞肉,不是腳痛的受不了,而是知道,他會因此而高興與安心。

人說父子前世都是相欠債,這輩子才會來到世間當親人。雖然這個月喝了兩鍋雞湯,並不表示之後就不會跟老爸頂嘴吵架,但就像我現在很努力的在當「老子」一樣,也許我也該用相同的努力,來詮釋「兒子」這個角色。

沒有留言: